农业科技研究院(农业科技研究院院长是谁)

  • 时间:2025-01-04
  • 浏览量:30次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机构简介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其简称“烟台农科院”而知名,是一个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粮油作物、果树、蔬菜、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检测、园林花卉以及农业生态等21个专业领域。

烟台农科院一般指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烟台市农科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领域广泛,其核心工作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首先,他们专注于小麦、玉米、甘薯、大豆和蔬菜的育种,致力于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进一步强化科研力量,2007年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作为中国农大在山东的重要教育科研机构。这个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农大在烟台地区的教育与科研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为提升农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依托其120公顷的试验地和国家级、省级的科研中心,如2处国家级中心和1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构建了强大的科研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作物育种实验室、植物保护实验室、种质资源库、人工气候室以及果树资源圃等,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是研究什么的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原名徐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专注研究大田作物,如水稻、小麦、大豆、甘薯等。这些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该研究院致力于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徐州市农科院,又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农业科研单位,获得国家发明奖3个,是亚洲甘薯学科中心,拥有博士后工作站一座,连续三次排名全国地区级科研单位前三十位。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在科研方向上进行了多次调整,重点转向了应用开发与研究,并开始部分应用基础研究。育种目标从传统的高产调整为追求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品种,栽培技术研究则从高产为主转向了超高产、轻型、高效、安全、集约化的方向。

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组织机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了国家甘薯科研与区域科研相结合的多层次科研体系。该体系下设10个研究室,每年承担80余项课题,科研经费年均达1000万元。同时,该机构建立了9个各类实验室,并拥有17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如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农作物品种区试站等。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哪个区

1、当然可以网上搜索“中国农业科学院”查看详细信息。

2、中国农业科学院食物营养研究所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院,邮编100081。该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的重点综合性研究所之一,负责食品与营养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3、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6月,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1999年更名为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以农业生物技术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4、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是从事现代农业环境领域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非营利科研机构。

5、这片试验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城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象征。作为北京市内唯一的农田,它不仅为农科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环境,还承担着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背景下,这片试验田的存在显得尤为珍贵。

6、人间,标配版上床下桌,有空调,暖气超足,两寝室共用一个阳台和两个卫生间,可以在阳台打桌游、吃火锅。

中农研究院是什么单位

1、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成立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它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获得了民建中央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三农建设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三农发展工作委员会等机构的指导。

2、在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北京中农生态农业科技研究院(简称中农生态科技研究院)应运而生。该研究院致力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旨在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生态科技研究院获得了多个政府部门及专业机构的支持和指导。

3、北京中农花业研究院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之一,是以花卉育种、生产、推广和技术服务为主的单位。该研究院致力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花卉育种繁育及其产业化,研究范围包括新品种选育、生物学基础研究、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

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简介

1、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即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4月,是江苏省农科院与扬州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位于扬州市蜀冈—瘦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其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研究所占地总面积超过60公顷,分为总部和实验场两部分,总部占地10公顷,实验场则有50多公顷。研究所的固定资产达到了7亿元,拥有400多名职工,其中包括150名专业研究和技术人员,他们为研究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组建于1959年,地处江苏省扬州市,占地面积60多公顷(总部10公顷,实验场50多公顷)。现有固定资产7亿元。

4、科研体制改革在1987年6月进行,研究所归口江苏省科委管理,同时接受江苏省农林厅和江苏省科委的双重指导。1990年10月至2002年11月,研究所设施得到扩建,搬迁至扬州市桑园路46号的扬州大院,刘立人、徐少华和丁铲相继担任所长。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实力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该院拥有376名职工,其中在职职工165人,拥有多名正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以及省、市优秀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洛阳市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41年,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综合性农业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研发农作物新品种,并进行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推广。这家科研机构聚集了167名在职员工,其中包括51名正副研究员和68名助理研究员,人才阵容强大。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肩负着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及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重任。

年,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彰显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卓越贡献。自2007年起,该研究院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科研先进单位”和“综合先进单位”,展现了其在农业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综合实力。

年2月,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作为政府直属单位,洛阳农林科学院在农业、林业和园林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及服务工作。它在推动洛阳市乃至全省农业、林业与园林产业的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