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栽培视频_当前甜玉米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法
甜玉米属于蔬菜作物,淡季收获上市,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25kg/hm2,人工点播的播种量为15kg/hm2即可达到预期的苗数。一般采用大小行种植,小行距50cm,大行距70cm,平均行距60cm,株距30cm,可实现留苗密度55万株/hm2,收获穗数在25万穗/hm2以上。
巧施壮秆肥:玉米5-7片叶时,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公斤+尿素5公斤,肥料点施于离玉米茎秆8-10厘米的畦面上并复土,苗势较弱的则在大喇叭口期(11片叶左右)增施复合肥8-10公斤。 重施壮粒肥:玉米抽穗后3-4天,亩施挪威复合肥20-25公斤,可显著增加玉米单苞重。
选择品种与种植地 根据品种比较实验和区域示范,推荐种植巨甜2号、浙甜3号等品种,这些品种穗大、糖分高、口感好、产量高。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作为早稻、春黄豆和甜瓜等作物的田地。为防止普通玉米串花授粉,影响甜味和质量,种植地应与普通玉米地相距400米以上,或错开播种期1个月以上。
玉米生长期间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呢?
1、玉米三叶期生长特点当小苗第三篇叶子外露叶心2~3cm时,属于玉米的离乳期,三叶期属于玉米种植中第一个大转折,玉米苗从自给自足日常生活变为汲取土壤养分日常生活,并且怕涝不害怕旱,轻微的涝害会影响到玉米健康成长,中重度很有可能造成倒苗状况产生,而轻微旱灾却有益于玉米苗根茎生长和下扎。
2、玉米苗期的管理要求 在苗期,玉米的根系生长较快,但茎叶生长比较缓慢。苗期的管理重点是:防止地上部茎叶的徒长,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使玉米个体分布均匀,减少缺苗,达到出苗齐全和培育壮苗的目的。
3、【答案】:苗期阶段(播种至拔节)以生根、长叶、茎节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一般春玉米约35d,夏玉米20-30d。茎叶生长缓慢,根系发展迅速。田间管理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要求。
4、苗期阶段(播种—拔节)生长特点: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是决定玉米叶片数和节数的时期。根系是整株的生长中心,至拔节期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叶是地上部的生长中心。耐旱怕涝。主攻目标及措施: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
玉米种植新技术
翻耕土壤 在玉米种植技术中,为了让植株根系,能够更好的扎根于泥土,需要翻耕种植的土壤,细致的翻耕,能够让玉米幼苗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要在适宜的天气中翻耕;大概翻耕15厘米左右。
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3-4cm。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最好采用人工催芽坐水埯种。 种植密度 播种密度应根据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不同水平、地力等因素而定。
选种,选择颗粒完好,没有病虫害的种子;第二步田间除草,挖好坑,行列对整齐等待下种;第三步将玉米种子放进坑里,一个坑2粒左右;第四步浇水施肥;最后一步就是后期管理,需要注意除草、除害虫。选择种植时间在玉米种植技术中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玉米都是在4~5月份进行播种。
第一步是选种,选择颗粒完好,没有病虫害的种子;第二步田间除草,挖好坑,行列对整齐等待下种;第三步将玉米种子放进坑里,一个坑2粒左右;第四步浇水施肥;最后一步就是后期管理,需要注意除草、除害虫。玉米的种植技术 播种时间 选择种植时间在玉米种植技术中显得尤为重要。